垃圾分類實施三年了,南京做得怎么樣?10 月 30 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三周年市區兩級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三年來南京打造分類體系,建立了一個閉環,居民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這離不開全體市民的參與,更離不開垃圾分類志愿者的付出。截至目前,全市垃圾分類志愿者注冊總人數達到 9.1 萬人,今年新增垃圾分類志愿者 1.48 萬人。目前,全市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達到 3100 噸 / 日。
【分類有成效】
垃圾分類房干凈整潔,居民自覺分類投放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于 2020 年 11 月 1 日實施。南京市城管局環衛處副處長龍瑞介紹,三年來,全市 5582 個小區已建成一類垃圾分類收集點(房)3854 個、二類垃圾分類收集點(亭)7220 個,設置規范化桶點 572 個、流動收集點 313 個,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同時持續更新提檔垃圾收運車輛,新增新能源垃圾收運車 305 輛,推進環衛企業 " 直收 "。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還采取了其他垃圾、廚余垃圾定時收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定期或預約收運等模式,制定分類收運路線圖,實施 " 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 " 分類收運。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 10000 噸 / 日,建成 9 座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設施,140 處廚余垃圾小型處理設施,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達到 3100 噸 / 日,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項目預計今年底建成,形成比較充足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
△ 靜思苑小區的垃圾分類房
在建鄴區的靜思苑小區,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小區的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房干凈整潔,居民自覺分類投放。住戶王女士說:" 現在小區環境變好了,我們也不好意思當破壞者,跟大家一同來維護。" 南京市優秀志愿者代表嚴雪蓮也是這個小區的住戶。自從南京開展垃圾分類以來,她就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如今三年過去了,她的志愿服務內容也從當初的入戶宣傳、桶邊指導,變成宣傳可回收物利用。她說:" 我們垃圾分類的目的是要減少垃圾,可回收物的利用就能很好地減少垃圾。我每周在社區講一次可回收物利用的課,不光是鼓勵大家廢物利用,更鼓勵大家減少浪費,減少垃圾。"
一直以來,南京都在持續優化可回收物體系。2023 年,南京在 4318 個可回收物投放點,公示回收目錄和價格、回收站(中心)地址及聯系方式。因地制宜設置流動回收點 347 個、智能回收箱點 424 個、自助交投袋點 138 個、物業代收點 51 個、多功能復合回收點 304 個,讓居民交投、交售可回收物更方便、更實惠。
【服務有回報】
小區環境變美了,垃圾分類志愿隊伍壯大了
垃圾分類始于心,志愿服務在于行?,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從實施垃圾分類以后,許多小區的環境都得到了大大提升,環境變好了,居民更愿意做好垃圾分類了,這一良性循環也使得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日益壯大。
南京市垃圾分類志愿者總隊副總隊長范國宇介紹,南京市垃圾分類志愿者總隊由南京市垃分辦、市城管局牽頭,在市城市治理志愿者協會的平臺組建,全市共有 12 支區級垃圾分類志愿者大隊、86 支志愿者中隊。截至目前,全市垃圾分類志愿者注冊總人數達到 9.1 萬人,主要負責南京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的統籌、協調、指導工作,合理協調配置南京全市垃圾分類志愿服務資源。
據統計,2023 年全市各區共組織舉辦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 4008 場,志愿者參與人數達 57533 人,志愿服務時長達到 7.5 萬小時,覆蓋了 4657 個小區,新招募垃圾分類志愿者約 14800 名。由此引導帶動更多人參與垃圾分類,營造生活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
作為南京市優秀志愿者代表,嚴雪蓮還是建鄴區興隆街道蒼山路社區金陽光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她說,小區垃圾分類做得好,黨員居民的帶頭作用可不小。" 我們小區有 10 多名黨員居民,都是垃圾分類志愿者骨干。大家都把垃圾分類當成自家的事兒來關心,怎么會做不好呢。" 她建議充分挖掘黨員居民的力量,通過榜樣的示范和引領,帶動居民共同做好垃圾分類。
【克難有舉措】
持續開展 " 四整治四提升 ",爭取明年基本消除差類小區
發布會上,龍瑞坦言,當前,垃圾分類工作的難點在投放和收集環節,投放收集設施還不完善,日常管理維護仍有不足,收運車輛配置和作業管理還有短板,居民垃圾分類習慣尚不鞏固,垃圾分類工作總體處在不平衡、不充分、有反復的 " 拉鋸 " 階段。近年來,南京城管部門錨定目標,攻堅克難,成效顯著。
一年來,南京城管部門開展 " 四整治四提升 ":一是整治收集點不足,提升收集容量。針對 910 個小區收集點數量不足、容量不夠、功能不全問題,加快推進補數量、增容量,完善洗手、破袋、照明、遮雨等便民設備;二是整治收集點臟亂差,提升環境品質。針對收集點臟亂差問題,實施 " 確桶、凈桶、規桶、貼桶 ",更換垃圾桶 9586 個,加強日常保潔維護,加強桶邊指導和巡查;三是整治不規范收運,提升收集轉運水平。針對前端收集車輛拋灑滴漏、車容不潔、混收混運等問題,加強信息化監管措施,嚴格執行收運線路圖作業,落實對產生單位 " 混用桶、混投桶 " 問題的貼單警示和記錄報告要求,把好中轉站 " 關口 ",加強對收集車輛和人員管理,堅持對混收混運零容忍;四是整治責任主體違法行為,提升依法治理效能。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不履行責任問題,對責任人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對拒不整改責任人立案查處,強化剛性約束,今年已辦結垃圾分類案件 15682 件,發揮了教育震懾作用。
此外,城管部門還深入實施 " 爭優除差 ",創建 238 個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居民投放體驗感進一步增強,同時積極爭創公共機構垃圾分類示范單位,3 家單位入選國家級示范單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窗口單位垃圾分類示范作用進一步增強。此外,著力破解群眾關心的設施不足、管理薄弱等急難愁盼問題,消除垃圾分類差類小區 259 個,合計去年,累計除差 855 個。龍瑞表示,計劃今年底前,將差類小區比例降至 3% 以下,明年基本消除差類小區。
現代快報 + 記者 劉偉娟 趙丹丹
(校對 胡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