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rtqhi"></th>

      <xmp id="rtqhi"></xmp>
    1. <xmp id="rtqhi"></xmp>
      <xmp id="rtqhi"></xmp>

          返回
          頂部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国产剧情三级片在线观看,欧洲亚洲无码电影,日本三级2020亚洲视频
          首頁 > 南京 > 正文
          探索新型醫養結合,一個社區醫院的嬗變

          近些年,作為綜合醫改試點省份的江蘇,不僅高質量對標“國家標準”,還創新實施“自選動作”,形成一批可圈可點的亮點,積累了一些醫改實踐經驗,切實發揮了走在前、做示范的作用。從今天起,現代快報將連續推出江蘇“深化醫改,惠及民生”系列報道,帶你切身感受醫改帶來的民生變化。 



          病有所養,解決患者需求痛點

          9月21日,江蘇無錫藕塘護理院。86歲的黃曉平,因腦梗疾病入院康復治療。經過針灸、電療、下肢康復運動等三個月的治療,他的病情有了很明顯的好轉。入院之初,老爺子說話都有點吃力,吃飯要有人喂?,F在的他意識清晰,也能自己吃飯,可以與人簡單交流。入住時間雖長,但房間收拾得很干凈,聞不到一點異味。

          院方提供的7月31日至8月26日的收費電子票據顯示,黃曉平住院費、治療費、床位費以及醫藥費,總計6725元,醫保報銷后,個人自付為929元。再加上護工費每天120元,伙食費每天30元,黃曉平住院27天總共自費4979元。院方人員告訴記者,黃曉平屬于湖南異地醫保,如果是本地病人,還會享受長護險等報銷以及補助政策,自付比例還會更低,估計4000元/月。

          黃曉平的兒子黃紹勇告訴記者,住在這里離家近,挺方便的,性價比很高?!坝腥苏疹櫜≈氐睦先?,我自己也能正常去工作?!秉S紹勇說。

          在藕塘護理院外側,一個環境優美的口袋公園正在加緊施工建設,護理院的周邊環境會進一步提檔升級。今后,患者住院期間,能去口袋公園里散散步。

          藕塘護理院2020年啟動建設,2023年1月正式運營。是江蘇首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嵌入公立護理院的新型醫養結合型護理院。護理院有5層,1樓是體檢和健康活動中心,2樓是辦公區域,3樓到5樓是護理病區。在護理院樓前面幾十米遠,則是原來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護理院內外部環境優美,配有專業康復團隊和醫生。內科醫生浦英杰,工作已經30多年,護理院成立后,他也更忙了起來。他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現在也要兼顧到住院病人。他告訴記者,病房目前收治了43名患者,大多是褥瘡、中風、脊髓損傷等各種需要長期醫療護理的病人。

          護理院解決了社會許多患者的就醫養老的痛點。有一部分病人,病情達不到入住大醫院的要求,但普通的養老機構,缺乏專業醫生和專業醫療硬件設施,解決不了護理要求。這部分人現在多了一個選擇,可入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的護理院,如果是本地患者,可享受每天100元的醫保床日結算和按照失能等級確定的長護險給付,大大減輕住院費用。與大醫院相比,護理院床位充裕,治療周期可以更長,能更好地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觸底改革,探索醫院發展路徑

          藕塘護理院的舉辦主體錢橋街道藕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于1958年,經過60多年迅速發展,成為一家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學于一體的一級醫療機構。不過,一段時間以來,因為各種原因,發展遇到了瓶頸,甚至一度停滯。

          “改革前,沒有激情,職工的收入也是比較低?!迸禾辽鐓^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藕塘護理院院長許光清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連續數年考核排名靠后,職工甚至中層,也習慣了現狀,對外交流變少。由于職工老齡化嚴重,人才隊伍儲備不足,加劇了這種惡性循環。是墨守成規地“躺平”,還是大刀闊斧求發展,探索其他發展路徑,是管理者當時面臨的難題。

          發展陷入停滯,但管理者也看到了這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許多特點,甚至可以說優勢?!敖涍^調研,我們發現,醫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剖裔t生比較全,硬件設施也都有,配有全身螺旋CT、電子胃鏡等等??梢詽M足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外接資源也很豐富,醫共體、醫聯體,都能為社區中心彌補人才以及技術的匱乏?!痹S光清說。



          在調研中發現,對一些癌癥終末期有鎮痛需求,或是長期服藥有各類并發癥等類型的病人來說,在大醫院治療周期結束,往往需要長期康復,有人一住六七年,其負擔可想而知。如果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設護理院后,閑置的設備和床位用起來,醫護人員忙起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職能也得到更好發揮,兩者不就實現了資源共享?醫技資源的高效集約利用,也可以減輕大醫院的壓力,有效分配醫療資源。

          江蘇首創,一個機構兩種醫保結算

          改革最核心,也是最難的部分,還是在于政策上的破冰。按照有關規定,一個事業單位,只能有一個名稱、一個法人和一個代碼,也只能有一種醫保結算方式。新設置醫療機構,必須重新申請事業單位注冊代碼后,才能繼續申請醫療許可證、醫保結算方式以及一系列的流程。所以,要想在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嵌入一個護理院,意味著在行政審批以及醫保結算上,不是加個名字那樣簡單。

          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也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套取,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有關部門集中協調解決。無錫市委編辦、市衛健委、市民政局、醫保局、財政局等部門坐下來,共同開了協調會。

          考慮到基層的意愿和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市委編辦提出“支持具備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在不改變職能,不增加編制的前提下,利用現有資源建設護理院”的政策口徑。這種模式利用的是社區衛生中心富余的床位,按照一個法人、一套班子、兩個醫療機構、兩個醫保結算方式運行。

          無錫市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郁衛平說,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構代碼證上增加掛護理院名稱后,申領醫療機構許可證,再按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理院醫保定點要求,分別申請醫保定點資質,實現了兩種醫保結算方式。這種新模式,既不占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定額,患者也能真正得到實惠。

          公建公營護理院建設,進一步拓展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護理為主的服務職能,體現了其公益屬性。這種創新模式,為全省首創。創新的取得來之不易,要解決很多堵點難點問題。例如,為了讓護理院有單獨的醫保結算通道,不僅需要在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上體現相關名稱,還需要醫保部門的積極配合。最終在無錫市政府的大力協調下,政策堵點難點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嘗到甜頭,點燃醫改星星之火



          藕塘護理院的成功,解決了符合護理院入住條件的老年人反復辦理出入院的困擾,同時可以在院享受長期護理險,也緩解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原有醫保資金的壓力。無錫市其他地區也積極推進試點工作,年內有望所有市(縣)區新增1家,部分尚無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也將公建公營護理院建設納入下一步機構的改擴建建設內容。

          南京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趙廣川說,自2016年以來,全國共有90個城市開展醫養結合試點,有養中有醫、醫中有養、醫養共體三種模式?!梆B中有醫”,即醫療嵌入式,是指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中嵌入醫療服務,如為居家養老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病床服務,鼓勵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或與其他醫療機構簽約等?!搬t中有養”,即養老嵌入式,是指一二級醫療機構設置養老床位等,同時在衛健和民政部門備案,如南京江寧沐春園護理院。

          無錫惠山區藕塘護理院是江蘇省首家公建公營護理院,在不改職能、不增編制的情況下,新增了119張護理床位。護理院享受2個醫保政策支持,一是基本醫療保險的床日結算政策,住院老人每天可以享受不高于100元的醫保補貼;二是長期護理保險報銷政策,符合長期護理保險領取資格的老人,每天可以享受30~50元的長期護理保險補貼。無錫惠山藕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護理院模式是積極推進居家醫養結合的重要舉措,使得基層富余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激活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其抓手是基層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制度的改革,多勞多得,打破了原有吃大鍋飯的方式。

          全省統籌,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

          醫養結合就是整合醫療和養老資源,為老年人搭建醫養連續服務的供給網絡,實現健康養老資源的優化配置?!搬t”主要指疾病診斷、治療與康復護理等,“養”主要指基本養老服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醫療服務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功能有效整合,實現醫療衛生服務和養老服務的一體化供給,以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養老需求。

          近年來,省衛生健康委加快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做實做優老年健康服務,持續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老齡健康和醫養結合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江蘇在全國率先提出每個設區市至少設立1所三級老年醫院、人口超過50萬的縣(市、涉農區)設立1所二級以上老年醫院,每個縣(市、區)建成1所以上護理院的工作目標,全力構建從老年醫院和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到康復醫院、護理院、醫養結合機構的接續性老年醫療服務網絡。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二級及以上老年醫院64家,護理院368家,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90.1%。其中,護理院實現所有縣(市、區)全覆蓋,數量占全國總數1/3以上,穩居全國第一。推動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逐步形成醫養協作、醫養結合、服務集成等醫養結合模式。制定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示范文本,推動臨近的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全省已簽約4179對。對養老機構設置診所、醫務室、護理站等實行備案管理,鼓勵醫療機構拓展養老服務,全省建成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865家。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院方供圖

          (校對 張靜超)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